傳炒燶油鉅虧 市場熱議中石化到底有沒有錯?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8/12/28 16:11

最後更新: 2018/12/28 16:58

分享:

分享:

這兩天,市場熱傳中石化(00386)子公司兩名高層疑炒油鉅虧而遭停職,不少輿論把此傳聞與2004年新加坡中航油事件相提並論,認為其存在嚴重投機和失職瀆職。惟有業內人士在內媒刊文稱,此事不能和當年陳久霖的中航油相比,因為本質上來說,中石化是在做正常的原油套期保值業務,只不過應當在對套期保值的開倉時機、價格、數量、止損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查證或優化。

進行套期保值、賣出看跌期權 屬正常

一名前期貨交易員在內地財經網《華爾街見聞》發表評論文章稱,中石化是中國原油進口主要企業,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我中國進口約4.2億噸原油,約30億桶(1噸原油約為7.35桶);同期,中石化則進口約2.1億噸原油,約16億桶,平均每月進口1.3億桶。

以中石化的原油進口量來說,在當前原油行情大幅波動的市場環境下,進行套期保值交易是十分必要的。就中石化進口業務本身來說,在未來原油提煉、生產計劃中,必須鎖定遠期原油進口價格成本,穩定企業未來生產。中石化「買入了看漲期權,賣出了看跌期權(買call,賣put)」,本質都是沒問題;從數量上看,據傳做了約7,000萬至8,000萬桶期權,跟中石化每個月1.3億桶的進口量相比,也算正常。

有說中石化今次事件,類似2004年新加坡中航油事件。文章指出,當年陳久霖執掌的中航油,其業務主要是將原油提煉加工成航空煤油賣給航空公司,雖然公司本質是原油採購方,跟中石化業務一樣,但中航油當年在市場上進行賣出看漲期權,即看跌交易。「你一個原油採購方,手上沒有原油,你還賣出原油,這不是玩投機麼!適逢當年原油期貨大漲,因此中航油嚴重虧損直至破產。」

文章認為,中航油的期權交易是嚴重違背了期貨套期保值原則,是投機。而中石化的確是在期貨套期保值,這不一樣。

開倉時機、價量、止損等 有待查證或優化

最後,文章談到「虧了那麼多,中石化到底有沒有錯」?筆者認為,任何只討論期貨盈虧而不討論現貨貿易情況的套期保值行為都是在耍流氓,強調套期保值交易是為了鎖定企業經營的成本和利潤,有可能出現期貨盈利、現貨虧損的情況,也有可能出現期貨虧損、現貨盈利的情況。

文章稱,中石化的交易可能存在過錯,但過錯不在做套期保值、賣出看跌期權這兩方面。而是可能錯在開倉時間、交易數量、止損設置,甚至是行政命令是否執行、是否滙報等方面。「中石化沒公布其他信息,只是免去了子公司總經理和黨委書記,後續到底是什麼情況,我覺得有待中石化進一步公開信息再進行評判。」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